在采购项目的评审中,投标报价得分计算是核心环节之一。公开招标与竞争性磋商因采购特点不同,报价得分计算公式存在一定差异,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如下:
公开招标多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或综合评估法,其中综合评估法中报价得分计算较常见的为 “基准价法”:
1. 基准价法(以最低有效报价为基准)
投标报价得分 = (基准价 / 投标报价)× 价格权重 × 100 基准价通常为所有通过初步评审的投标报价中的最低值(或经修正后的最低值)。 价格权重根据项目特点设定(如货物采购可能为 30%-60%),得分与投标报价成反比,报价越低得分越高。 某货物采购项目采用公开招标,价格权重为 50%。通过初步评审的投标报价分别为:A 公司 100 万元,B 公司 110 万元,C 公司 120 万元。 基准价 = 最低有效报价 = 100 万元 A 公司得分 =(100/100)×50×100% = 50 分 B 公司得分 =(100/110)×50×100% ≈ 45.45 分 C 公司得分 =(100/120)×50×100% ≈ 41.67 分
竞争性磋商一般采用综合评分法,报价得分计算更注重合理性,常见公式如下:
1. 基准价法(以平均价或修正平均价为基准)
当投标报价 ≤ 基准价时,得分 = 价格权重 × 100 当投标报价 > 基准价时,得分 = 价格权重 × 100 -(投标报价 - 基准价)/ 基准价 × 100 × 偏差率系数 基准价可能为所有有效报价的算术平均值(或去掉最高、最低报价后的平均值),也可结合磋商优化后的合理价格设定。 偏差率系数通常为 1-2(如 1.5),即报价每高于基准价 1%,扣 1.5 分(扣完为止),鼓励报价贴近合理区间。 某服务项目采用竞争性磋商,价格权重为 40%,偏差率系数为 2。通过评审的有效报价为:D 公司 80 万元,E 公司 90 万元,F 公司 100 万元。 基准价 = 算术平均值 =(80+90+100)/3 = 90 万元 D 公司报价(80 万)≤ 基准价:得分 = 40×100% = 40 分 E 公司报价(90 万)= 基准价:得分 = 40 分 F 公司报价(100 万)> 基准价: 偏差率 =(100-90)/90×100% ≈ 11.11% 得分 = 40 - 11.11%×100×2 = 40 - 22.22 = 17.78 分
2. 成本预警下的得分公式(针对技术复杂项目)
若投标报价低于成本预警价(如通过测算的合理成本下限),报价得分为 0; 若投标报价 ≥ 成本预警价,按 “基准价法” 计算得分。 避免供应商恶意低价竞标的情况,保障项目质量,常见于工程类或定制化服务项目。 某工程类项目设定成本预警价为 150 万元,价格权重 30%,基准价为有效报价的平均值(160 万元)。 G 公司报价 140 万元(<150 万):得分 = 0 分 H 公司报价 160 万元(≥150 万):按基准价法计算得分 = 30 分 I 公司报价 170 万元(≥150 万): 偏差率 =(170-160)/160×100% = 6.25% 得分 = 30 - 6.25%×100×1.5(偏差率系数)= 30 - 9.38 = 20.62 分
1. 价格权重:由采购文件预先设定,公开招标中通常高于竞争性磋商(因更侧重价格竞争),一般在 30%-70% 之间。
2. 有效报价:剔除废标、低于成本价(经评审认定)或高于最高限价的报价后,参与基准价计算的报价。
3. 偏差率:(投标报价 - 基准价)/ 基准价 × 100%,反映报价与基准价的偏离程度。
所有公式都应该以采购文件(招标文件 / 磋商文件)中规定的为准,且报价之前应清除报价得分计算规则。
竞争性磋商因存在多轮报价,最终报价得分以最后一轮有效报价为准,前期磋商中的报价仅作为参考。
特殊项目(如政府采购、国际招标)可能采用更细化的公式,需结合具体法规(如《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》)调整。